高雄游记(三)
六、台湾铁路
作为公共交通爱好者,台湾的铁路自然也是我要体验的。恰好今天的行程需要去位于台南南部的奇美博物馆,恰好是体验铁路的好机会。台湾的铁路分成很多种,例如高速列车“自强号”,还有每站都停的普通列车。我乘坐的都是普通列车,属于区间车,不对号入座,只要持当天该区间的车票便可乘坐对应区间的任意列车。
我所住的位置恰好位于高雄车站附近,当天早上打算去内惟比较知名的“宽来顺早餐店”吃早餐,结果早餐店人实在太多,时间紧张的我又无法排队,因此去旁边的店吃了一份鸡丝凉面。
台铁车票,与日本的有些类似。
虽是最低等级的“区间车”,其车厢环境与座位却仍然舒适,乘坐体验很棒,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内惟车站外的街景。
早餐店恐怖的人流量。不知为何感觉台湾有好多店都需要排队,无论是这个宽来顺早餐店,还是鼎泰丰,甚至昨天吃的鸭肉饭,都要排队。
鸡丝凉面,加了一个荷包蛋。
吃完之后抽空逛了一下超市,鸡蛋价格比香港低好多(图为新台币,1新台币约等于0.23人民币)。
内惟车站。乘坐约一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保安车站,之后就可以到奇美博物馆啦。
火车上路过的鱼塘加水装置,对于之前没见过的我而言还是非常新奇的。
保安车站,取了“永保安康”之意。
七、奇美博物馆(一)
奇美博物馆是本次高雄之行最重要的景点。奇美博物馆是台湾地区馆藏最丰富的私立博物馆、美术馆,以西洋艺术品为主,主要展出艺术、乐器、兵器、自然史四部分。奇美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颇具特色,呈新古典主义风格,里面上同时使用科林斯柱(中)、爱奥尼柱(左)、多立克柱(右)。建筑内部以雕塑大道为中心,呼应园区入口的奥林帕斯神像群。同时配备有买年纪很大的公园,配以阿波罗喷泉,整座建筑非常协调,也很符合我的审美。本部分介绍奇美博物馆美术馆、雕塑之外的部分,下一部分介绍美术馆及雕塑。
博物馆远眺,此时正值圣诞前夕,圣诞树已经树立起来啦。
阿波罗喷泉。
此时奇美博物馆恰好在举办“跳出格子吧”特展,展出了许多有趣的机械及设计。
原来的打字机,甚至大小写是分开的。
打字机也可以作画!
蒙娜丽莎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车床。
金属线制成的断臂维纳斯。
亚克力彩虹。
亚克力版金鱼。
内部的大穹顶。洁白的大理石配上透过光辉的大穹顶,总能满足我对一个建筑最完美的想象。
动物展之中有大量的标本,按照各洲进行区分。
兵器展中的空气枪。我对于兵器一无所知,在巴黎的军事博物馆也看不太懂,因此只能略作欣赏。
原始的“兵棋”。
开炮!开炮!
看看你认识几枚纹章!
乐器展部分,自动管风琴。
各式银器。
各式钟表,特别是下方两个蛮有意思。
牙雕。确实非常美丽,但象牙只属于大象,希望未来不再有大象因此而惨遭屠戮。
八、奇美博物馆(二)
雕塑部分
奇美博物馆中收藏了很多古典风格的雕塑,其展馆内的中轴线便为雕塑大道。
雕塑大道。
拿哥我的拿哥!
雕塑中的“罗丹厅”是最重要的雕塑收藏地,收藏了大量著名雕塑家罗丹及其老师、同僚、学生的作品,颇多经典之作。
沉思者。
铁修斯战胜人马兽。极为重要的藏品之一,且背后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894年美国一群巴里(该雕像的雕塑家)的仰慕者以此作为原模制作了大型的雕塑,放置于巴黎圣路易岛的巴里纪念碑上方。然而二战期间遭到熔毁,1999年巴黎市政府为重现纪念碑的面貌,向奇美博物馆借了此作并重新制作了两件放大版的作品,一件重新放于纪念碑上方,另一件则赠予奇美博物馆。
美术馆
奇美博物馆的美术馆以古典风格为主,呈现从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画作,虽然由于规模所限画作称不上丰富,但其中也不乏精品。实际上观赏博物馆也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在深入观赏卢浮宫之后其实其余的古典美术是很难令我产生较大的震撼的,因为卢浮宫可谓是随便一幅拿出来到别的地方都称得上镇馆之宝,将自己的审美阈值拉得太高。但如果平心而论,在台南这样一个地方能够有这样的美术馆,并且其中也有不少精品,已经是殊为难得的一件事情了,因此建议读者还是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的故事,画面本身很祥和,但天空中的战神与树林中的山猪已暗示了悲剧的结局。
在静物画中加入人物乃至骷髅还是比较有趣的。
命运三女神,不同的年龄也代表了其不同的分工。
战败的吉普赛人,虽然远方还有追兵,但其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情绪。
巴黎沙龙厅。
安特卫普的教堂。
事实上奇美博物馆还有一个展示19-20世纪画作的较为现代的展厅,其中有诸如夏卡尔等现代画家的作品。但由于版权所限,该展厅不允许拍照,因此在游记中就无法将其记录了。
台湾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地方,虽然其城建很多时候显得老旧甚至落后,但文化氛围却相当浓厚,可谓深入生活之中。参观完了奇美博物馆,去吃个午餐,向打狗英国领事馆原址进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