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da的博客,欢迎交流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八 ——该如何认识TTA中的运气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八 ——该如何认识TTA中的运气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八 ——该如何认识TTA中的运气

一、前言

关于TTA中的运气问题,群内时常会产生各种争论。运气问题本就是一个容易产生争议的话题,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极难达成共识,所以洒家本不想写这个话题的文章。然而,近日来群内某些赌运气的风气甚嚣尘上,给许多新人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实在令人不悦,因此洒家决定还是写一篇文章来讨论一下自己所认识的运气问题。

二、TTA是有运气成分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TTA是有运气成分的,甚至许多情况下运气成分还不低。

在TTA中,无论是牌序还是黑牌,都有运气成分,这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运气很不平衡的局,面对这种局很多时候就是毫无办法。这一点相信读者都有所感受,读者也当然知道本文不是为了论证TTA有运气成分,因此笔者就不再展开叙述了。

三、如何面对TTA中的运气成分

既然已经明确了TTA是存在运气成分的,那么作为玩家应该如何去面对呢?否定TTA的运气成分自然不合理,但是许多人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TTA就是一个赌运气的游戏,其极端情况就是笔者之前特意撰文批判过的“Terrorist流”。

TTA存在运气成分不假,但不可否认的是,TTA依旧是一个实力占据主导地位的游戏(否则为什么有些玩家能长期占据前列?)。一个有追求的玩家绝不会因为TTA存在运气成分就将TTA视为一个运气游戏,从而忽视了自身技术的练习,转而去烧香拜佛。事实上,一个优秀的玩家是能够对运气因素的占比有所把控的。

TTA的许多选择,均可以概括为“稳”或“赌”。“稳”是指下限更高,但同样上限也更低;而“赌”是指上限更高,但同样下限也更低(上限下限都高或者都低的选择就变成优解和劣解了)。选择“稳”会使得运气成分的依赖变低,选择“赌”则会使运气成分的依赖变高。通常而言,选择“稳”或“赌”主要考虑的是场上的形势,一般越优势便会越倾向于“稳”,反之越劣势便会越倾向于“赌”,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然而,许多时候场上的局势是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的,这时候面临的“稳”与“赌”的选择,不同玩家就经常会给出不同的打法。以笔者最近和y神(yushang0130,pulse有史以来唯一一个2200+的玩家)的交流经验来看,对于一个有追求的玩家而言,选择“稳”往往是更加有利的。

选择“稳”,意味着你将运气因素降低,更加体现玩家实力的影响。赢也赢得清楚,输也输得明白。相反,许多放大运气因素的对局,容易转变为运气因素占据主导,即常见的“摸到某牌就赢,摸不到某牌就输”或“某牌出在谁那里谁就赢”,这两种情况显然难以带给玩家任何提高,无论输赢都只不过是运气影响罢了。

有一种常见的误区是,面对高手选择“赌”较有可能胜利,所以面对高手应该“赌”,对于一局游戏而言或许不假,但除非是极关键的比赛,平时的对局之中仅仅为了一局的胜负而选择了体现不出实力差的打法,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局的胜负能怎么样呢?为此失去了一次与高手对战的机会,无法从中得到提升,岂不是更大的亏损?以笔者的经历,面对高手时笔者更希望和他打出体现实力的对局,当然很可能会输掉,但是输一局不要紧,今天的输是为了以后的赢。赛后的复盘明显能够给予笔者以提升,而不是复盘的时候就“没摸到防御所以输了”这种寥寥数语、毫无意义。TTA本就不进则退,如果一直赌运气那么你打了几百局、上千局,也不会有什么质的提高。

四、需要赌运气很可能是前面的问题

河马曾经说过,“觉得当回合很难打,一般都是前面运营出了问题,最好倒回去找关键点”。实际上,对于需要赌运气的情况,很多也是如此。比如许多人会抱怨造了一堆兵没摸到文战,那么更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摸到文战你造那么多兵作甚?除了跑分已经毫无希望、必须依靠文战才能取胜的情况外(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时常意味着你前面打得有问题),没见到文战就造一堆兵以期望必须摸到文战才能取胜本就是一个不合理的策略。你用这个策略可能能赢下70%的局,但是你选择了这个策略就不要抱怨那30%,不能赢的时候你说是实力强,输的时候你说是运气差,合着什么好话都让你说了,岂有此理?

如果说摸到一张文战的概率还不算低的话,有一些赌小概率事件的就更加不合理了。E神的领袖奇迹分析里说过,“长城的唯一打法就是爆剑士”,笔者也深以为然(先看到防御再拿长城的除外)。如果是造了长城然后就期待摸到防御或要塞,摸不到就骂垃圾运气,岂不谬哉?

包括4白的情况下不拿1白君主,然后抱怨II政体沉底或者被对方卡掉的,也是没有道理的。既然你选择了赌II时代政体这样一个方差大的打法,那么你就不要去抱怨赌输了的后果。你如果不想赌,你直接把君主变了不就完事了,哪还有这么多事?

事实上,如果认真分析,你会发现许多东西根本上都是不需要去赌的,事实上这也往往是上策。合理的打法是根据“当前的”牌序和“既有的”黑牌制定策略,而不是根据“未来的”牌序和“未知的”黑牌制定策略。选择了后者,赌输了就别去抱怨。

如果你追求的是1%胜率,那么你大可以随便去赌,怎么上限高怎么来;如果你追求的是30%胜率,那么你自己自然可以认为自己运气很好;如果你追求的是50%胜率,那么你只需要考虑期望就行了;如果你追求的是70%胜率,那么你就需要考虑全部大概率事件;如果你追求的是90%胜率,那么你就需要连小概率事件都考虑。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姑且不论90%胜率是有人做到过的(这个赛季的y神就是56局91%胜率),以此为目标你就算实际上达不到90%,也至少能够比你原来有所提升,这就比你一直去赌运气原地踏步强得多,何况TTA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五、为甚么说殖民流不值得提倡

殖民流,即以殖民作为核心的打法,就是一种常见的运气依赖度极高的打法。殖民是TTA的游戏机制中较为tricky 的一种,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极度依赖未知的黑牌因素。有时候你抓打制图学或者换上了伊莎贝拉就觉得一定能抢到地,然后对面II时代上来就裸抽3张D卡,导致你节奏直接崩掉,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而且从实际的对局经验(不仅仅是笔者个人的,包括y神、don神等一系列顶级玩家)来看,殖民流的不稳定绝非小概率事件。胡了自然是谁来也没有办法,但是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玩家,你要去选择极度依赖运气的打法吗?更不用说很多时候你面对对手稳扎稳打就足够取得胜利,却非要选择这种不稳定的打法从而翻车。须知,100%赢1分远好于99%赢100分、1%输1分。有意义的不是你能赢多少,而是你能赢的概率是多少。

这里特别说一下制图学这张牌,笔者认为这张牌是被许多人严重高估的。一般而言,这张牌只有能够参与复数、关键殖民地的竞争才值得打出,否则往往是难以回本的。这张牌适合的情况可以说十局里多说有两局,几乎是I时代蓝科里垫底的(战争机构反而不那么差),绝不像某些国内外玩家那样一半以上的对局都将其打出。

殖民流的互动性与操作空间,似高实低。看起来高是因为它需要双方一起出价,实际上低是因为它更多依赖的是双方的运气而不是操作水平。你制图+伊莎贝拉都可能比不过裸摸的D卡,这种打法只能严重放大运气因素的影响。

六、善战者无赫赫之名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许多依靠赌运气(或者“讹诈对手”)所产生的“精妙操作”,本质上都是前面打得有问题才导致的,更严重者可能连基本功的地基都没有打牢。许多所谓的“妙手”、“飞刀”本质上不过是蝇头小利、偷鸡摸狗,只有打牢基本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才是正道。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显山不露水,你很难说他哪个操作多么精妙,但他就是给你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你孙猴子蹦跶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慢慢失去翻盘点,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所谓的“精妙操作”,往往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终不能长久,其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七、结语

每个人选择怎么去玩是自己的自由,如果不是以提高为目的,那当然随意。笔者的全部文章都是以新人提高的角度去写的,如果以此为目的,那么摒弃“赌运气”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新人被“赌运气”的思想洗脑严重,因此洒家只好抽出时间特撰此文,不求拨乱反正,至少给新人一些思考。若如此,本文也算没有白写了。

Weida

2022年2月10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