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da的博客,欢迎交流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六 ——该如何计算军力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六 ——该如何计算军力

Weida的TTA学习心得六 ——该如何计算军力

一、前言

战争是TTA之中的最高打劫形势,一发恰到好处的战争经常会成为胜负的关键手。战争的关键是需要精确地计算双方能够达到的最大军力,否则轻则浪费一个政治行动阶段和一张本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战争牌,重则直接被对方反杀导致偷鸡不成蚀把米。然而,计算军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对局过程中,深感许多新人对其的掌握是不到位的。因此特写一篇文来说明一下从进攻方和防守方的角度分别应该如何计算军力。

需要注意的是,战争并非均以打死对方为目的,有些时候会选择通过战争打乱对方的节奏——即使这个战争可能打不到什么东西、甚至会被反杀,但是对方因此做不了什么其它更关键的事情,导致整体上己方还是受益的。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但并非本文所讨论的重点(这种情况涉及形势的理解与战略的规划,并非一篇文能够讲清楚的)。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不惜一切代价做到最高军力的情况(例如沉底的文战经常如此),是一个纯粹的计算问题。

要想准确地计算军力,首先要瞭解军力是由什么构成的。整体而言,军力是由军队军力(下文简称为真军力)和非军队军力(下文简称为假军力)所构成的。其中真军力包括兵种自身军力与阵型军力加成两部分,假军力则来源较多,领袖、奇迹、科技、殖民地,均可对假军力起到贡献。

同时,由于宣战时玩家会有一整个回合出兵,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并非玩家当前的军力(事实上APP已经帮助你算好了),而是考虑玩家经过一整回合的备战之后的军事潜力(对于进攻方,需要考虑的就是对方本回合能够做到多少军力;对于防守方,需要考虑的就是对方如果本回合宣战最多能够做到多少军力)。因此其实计算军力的问题是一个资源转化的问题,即用相应的人口、矿、灯、红点、白点等资源去能够转化出多少军力的问题。

以下,笔者分别会从军力的构成与转化两个角度进行讨论。

二、军力的构成

1. 真军力

真军力往往是大多数情况下军力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包含兵种自身军力与阵型军力加成两部分。

兵种自身军力是很容易计算的。A时代兵种(战士)每个1军力,I时代兵种(剑士、骑士)每个2军力,II时代兵种(火枪、圣骑、加农炮)每个3军力,III时代兵种(现代补兵、坦克、火箭炮、战斗机)每个5军力,这些最基本的常识是需要牢记于心的。

然而,除了一些缺乏合适阵型的情况外,靠兵种自身军力去做军力往往是效率不够高的,出何种兵种往往依靠阵型而决定,合适的阵型能够极大提升军事效率。各种阵型的组成与提供的军力,是游戏的基本信息之一,玩家需要牢牢掌握。

而战斗机则是一个大幅提高军事效率的手段,其使阵型效率翻倍的效果往往能够在军事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一个圣骑两个加农炮组成机械化阵型,花费了3个人口、15个矿,提供了19军力;如果配合了飞机,只多花费1个人口、7个矿,军力竟然提高了15之多,效率几乎翻倍。因此在阵型军力加成较高时(通常是III时代阵型,或者军力加成较高的II时代阵型),战斗机往往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选项。

由于TTA的黑牌非公开性,因此考虑对方有可能有何种阵型是很关键的。通常而言,除了自身已经摸到的阵型,或对方明显不满足条件的阵型外(注意只缺乏兵种的情况下可能牌列中刷出兵种),是需要考虑所有阵型的可能、分别计算军力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视过时阵型的存在。过时阵型效率虽然降低,但也聊胜于无,特别是过时的III时代阵型效率其实不比II时代阵型低很多。笔者曾经见过有新人看到对方无II、III时代的步兵和骑兵的科技,自己又摸到了炮炮,便认为对方无阵从而草率宣战,被过时战壕阵型反杀的例子。

2. 假军力

比起相对直接、容易计算的真军力而言,假军力是更加难以掌握的点。尽管除了曼哈顿与姬路城之外,假军力大多数情况下对军力构成的贡献不如真军力,但有些时候假军力所提供的一点点军力,恰好能够达成质变,例如文战反杀。因此,假军力也是在计算军力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假军力的构成来源包括是领袖、奇迹、科技、殖民地。

领袖方面,对于I领袖与II、III时代领袖,考虑的角度往往是不同的。对于I领袖而言,由于宣战时往往已经上了领袖,所以更多考虑的角度是该领袖在结算战争时是否会由于过时代而被弃掉。需要关注的领袖有:杰士卡(考虑有没有可能变阵)、圣女贞德、成吉思汗、萨拉丁(勿忘记萨拉丁是可以当2军用的)、哥伦布(可能吃某些地从而影响军力)。

对于II领袖和III领袖,则更多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可能刷出一个领袖导致影响战果,需要关注的直接影响军力的领袖有:拿破仑、特蕾莎(特别注意特蕾莎拉人给灯的技能是当回合即可生效的,有些时候可能会当场打出关键科技)、诺贝尔、丘吉尔、黛德丽、居里夫人。对于一些间接影响军力的领袖,例如凯瑟琳大帝、罗伯斯比尔(均为给红),笔者将其放到下一章“军力的转化”之中讨论。

拿破仑、特蕾莎、丘吉尔、黛德丽四个领袖,往往是直接与军事相关的领袖之中影响较大的。对于II、III时代领袖,同样需要关注过时代弃掉的问题,以及事件牌“圣像破坏”需特别关注。曾经有先手黛德丽宣战,后手进入IV时代当场塞出圣像破坏破掉黛德丽,从而先手军力暴跌(上限是26军,现代化阵型配合飞机,黛德丽充当现代化之中的一个兵)的例子。

奇迹方面,重点关注的奇迹有两个:曼哈顿与姬路城。曼哈顿是III时代奇迹之中比较特色的一个,即它主要提供的是军力,而非分数(当然也有多个计算机/多媒体,做出高分曼哈顿的例子,但是不够常见),在板子的军事效率低(常见于缺阵型、缺红点、缺兵种、缺人口)时,曼哈顿时常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在有曼哈顿的局III时代一定要关注曼哈顿的可能。姬路城则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奇迹,防守时最高能够提供8点假军力(牺牲一个III时代兵种),不时会达到质变,这个其实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姬路城在进攻时也最高能够提供5点假军力,这是许多人容易漏算的,需要关注。姬路城是否选择牺牲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有的时候牺牲破掉阵型凑不回来可能会被第二发战争打崩,切勿盲目。

哈佛大学、丝绸之路、苏伊士运河同样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奇迹,笔者会将其放到“军力的转化”章节中讨论。

其它与军力相关的奇迹有:长城、跨洲铁路、卢浮宫、克里姆林宫等,但这些奇迹要么容易计算,要么产生关键影响的情况较少,故不再展开叙述。

科技方面能够直接影响军力的是政体(原教旨政体、神权政体)、蓝科(军事系列蓝科、殖民系列蓝科),由于相对容易计算,笔者就一带而过了。

殖民地方面直接与军力相关的是战略性地区,即I时代2军地和II时代4军地,这些地不仅仅提供军力,还摸黑牌给阵型以更多的空间,笔者会将殖民地部分放到“军力的转化”章节中讨论。

三、军力的转化

仅仅瞭解军力的构成是不够的,宣战的时候我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对方经过备战能够做到多少军力,从而衡量战争的效果。因此,军力的转化是更需要关注的。军力的转化主要包含既有资源和未知信息两部分。

1. 既有资源

既有资源是较为简单的,即对方板子上当前有多少资源,能够转化出多少军力。与军力相关的资源可以包括:矿、灯、红、白、军事相关的科技牌等。通常而言,对方的既有资源能够转化成多少军力是可以精确计算的。既有资源往往会有一或两项成为对方的限制因素(最为常见的是矿、其次是红),当某项资源明显成为其限制因素时,可以此项资源作为切入点,从而大大减少计算量。注意不要漏算诸如丝绸之路、卢浮宫、特蕾莎等易于漏算的情况。

2. 未知信息

未知信息是指宣战时未知的信息,例如牌列上新刷出的牌、新推出的事件等等。未知信息部分涉及范围很广,往往是最难计算的,即使是老手有时也会由于漏算而翻车。笔者接下来分类讨论一下未知信息之中较常影响军力转化的因素。总的原则是,未知信息之中能够弥补既有资源里军力的关键限制因素的,需要重点考虑。

3. 新刷出的牌

当对方的白点较多,或只是缺少某张还可能刷出的牌即可大幅提高军力时,新刷出的牌便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通常而言,新刷出的牌中容易弥补关键限制因素的是政体与军事蓝科(弥补红点)、兵种科技(弥补兵种,或战斗机直接提升军事效率)、特定的领袖奇迹(黛德丽、丘吉尔、曼哈顿等)。通常来说,在宣战时是可以分别计算刷出不同的牌时对对方军力的影响的,甚至刷出的概率也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值得关注的是哈佛大学这个奇迹,它直接抓打黄牌的效果使得新刷出的黄牌也成了重点考虑对象,例如新刷出一张军事积累那么对方当场就多了8矿了,这也是哈佛具备军事威慑力的原因(同样作为进攻方也可能当场抓打爱国主义这种)。哈佛是比较容易漏算的,当对方有这个奇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4. 新推出的事件

新推出的事件可谓是未知信息之中最难以把握的一点。由于防守方有推事件的权利,因此是否推事件、能够推出什么事件从而以何种方式影响军力,就是一个关键思考点,这也是很多老手都难以完全把控的,有些时候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笔者仅仅是谈谈自己的经验。

首先,考虑新推出的事件的前提,是瞭解哪些事件可能会对军力造成影响,特别是其中容易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由于宣战时通常易推出I、II时代事件,故笔者挑选一些容易造成关键影响的事件进行讨论。本部分的讨论不含殖民地,殖民地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留到下一节进行单独讨论。

I时代事件中,容易对军力造成关键影响的有:新的矿脉、科学突破、先祖智慧。其实这也正是体现了未知信息补充既有资源的军力限制因素的思想。本来矿不够出兵,配合新矿直接够了;或者本来科技不够打出兵种/蓝科,配合科突/先祖直接打出,都是可能起到关键影响的事件。其余的一些事件例如移民、边界冲突、冲锋号角等,更多起到的是省白或摸阵的效果,在一些情况下也能起到关键作用,虽然不如上述的三个事件常见。

II时代事件是考虑的重点,因为战争、特别是文化战争/混合战争时,推出II时代事件的情况是较多的。II时代事件重点需要考虑的是:经济增长、自由迁徙、军火产业、圣像破坏。经济增长和自由迁徙可谓导致宣战被反杀的事件之中最为常见的两个,保守估计推出事件导致宣战被反杀的情况之中二者合计占据至少一半。经济增长可以补矿,而自由迁徙则可能同时补白和矿,是宣战时考虑事件的重中之重。军火产业与经济增长是类似的效果,而圣像破坏则是一张非常tricky的牌,对于军事而言,它影响最大的便是破掉军事领袖,因此对于有军事领袖的一方而言是不利的。

II时代事件还有许多能够影响军事的,例如岁月摧残(需要注意的是防守方推出此事件时,进攻方是先结算战争再结算事件,因此该事件对于当回合的战争只影响防守方的奇迹,如果影响到姬路城或者长城就会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谈判(有可能被迫给对方关键性资源从而影响军事建设)、移民出境、独立宣言、甚至繁荣(尤其配合特蕾莎)等等。对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件影响程度甚至方向都是不同的,因此最好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点开事件面板考虑还有哪些事件以何种可能推出,分别会造成如何的影响。

5. 殖民地

殖民地是事件之中最难以把控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宣战回合塞出的殖民地更是如此,往往很难预测其收益。简单的原则就是,能够补短的殖民地是高收益的,而影响军力(特别是抢地导致破掉阵型)则是低收益的。

II时代殖民地中,较容易影响军事的是9矿地、5灯地、红白地、4军地四个殖民地。9矿地和5灯地是明确的补充矿物、科技,红白地既可以补充红白点又可以选择短缺的资源进行弥补,4军地本身4军同时又有摸牌的效果增大摸到合适阵型的概率,这些地如果在宣战回合塞出,大多情况是对防守方较有利的。

同时,殖民地除了竞拍之外,还有哥伦布殖民、运河殖民的方式,若对方是哥伦布或者有未修完的运河,需加以留意。

6. 宣战与塞事件

被宣战的回合是否要塞事件?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事件在不惜代价追求军力最大化的情况下是对防守方有利的(明显不利的也比较容易规避,例如单姬路城的岁月摧残、IV时代的圣像破坏演员等),但这是建立在事件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的。事实上,作为预期进攻方,合理的打法是不会轻易塞下易对防守方产生关键性帮助的事件的(特别是经济增长、自由迁徙两张),因此寄希望于对方塞了对自己有利的事件而又恰好在被宣战的回合将其推出是显得过度理想化的。

个人的经验是,若牌堆里有已知的会对己方备战有利的事件,是可以塞事件的;而牌堆如果都是对方的事件,被宣战的回合塞事件是需要慎重的,特别是预期会有事件对自己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时。宣战的回合往往鲁棒性是比较差的,如果同时又塞出重大不利事件,屋漏偏逢连夜雨,是容易导致崩盘的。当然,如果你的判断是,不赌一张事件这发战就直接被打死了,那么就不要有顾虑,直接塞下去吧,万一就赌对了呢?

这其实也引申出一个问题,当你准备之后宣战,或预期对方之后会宣战,应该提前做什么准备、特别是提前塞什么事件呢?相信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已经有答案了。这个问题显得比较复杂,不太可能在这篇文内说清楚,就先当作留给读者的思考题吧。将来若有机会,笔者可能会专门写文去讨论。

四、宣战式侵略与总结

除了宣战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与宣战是类似的,笔者称之为“宣战式侵略”。即当前回合暴起一波军力,趁着对方无法将军力补到挡住侵略的阈值,从而打中一发影响较大的侵略,例如II时代的潜入、谍战,III时代的掠夺、突袭等。

侵略通常的影响是低于战争的,但关键的侵略也会对游戏的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可以等同视为战争的影响。更不用说诸如掠夺、突袭这种的侵略经常会成为战争的号角,是很需要防范的。

对于“宣战式侵略”,考虑的方式与“宣战”类似,但其军事阈值要求更高,因为侵略是有防御牌可以进行防御的。

其区别在于,“宣战式侵略”的进攻方回合也是有一次塞牌机会的(即暴起军力的这个回合),分析方式是类似的,这里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叙述。

这其实类似于对于防御方,塞事件是否会出现一定的风险,使得对方本来难以宣战的情况,变成了可以宣战的情况。例如帮助对方塞出了冷战、政治力量等,抑或是殖民地(非宣战回合塞出的殖民地往往就是对进攻方更加有利了),这属于事件控制的问题,是难以一概而论的。许多情况下需要玩家根据局势和经验进行判断,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

个人认为,打TTA要有随时想着自己能否宣战对方、对方能否对己方宣战的思维,对军事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对于缓动局而言,进入II时代开始,每回合计算一下倘若宣战或被宣战,己方和对方能够做到多少军力是有所裨益的。计算军力看似复杂,但其实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之后便会发现没什么神秘的,毕竟它还是一个纯计算的范畴。对于涉及心理的博弈,往往会比计算问题更加难以考虑,那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本文的初衷只是想讨论一下军力的计算,但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六千字了,就先到这里收尾吧。TTA是一个常玩常新的游戏,时常会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许多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的讨论可能会引出更多的问题,而许多问题又是没有定论的。不同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往往都是一个特定情况下的局部最优解,因此也很难评判孰优孰劣、谁对谁错。总之,记住TTA的基本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牌列和黑牌制定策略。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Weida

2021年12月2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